私募基金: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中的“弄潮儿”与“助推器”

来源:董仕尧、连宏兴   作者:董仕尧、连宏兴   日期:2025-08-20 14:15:19  
私募基金: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中的“弄潮儿”与“助推器”

        当前,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,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。伴随新“国九条”、“科创板八条”、“并购六条”等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,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已然蓄势待发,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、激发新质生产力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。在此背景下,作为资本市场活跃力量与专业投资机构的私募基金,凭借其连接实体与资本、兼具股权投资与资本运作的双重优势,正迎来在并购重组大潮中挺膺担当、主动作为的历史性机遇,有望成为推动本轮并购重组向纵深发展的核心“推手”。

私募基金: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中的“弄潮儿”与“助推器”

华岳(西安)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人董仕尧

时代使命与战略担当: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的深层逻辑

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,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,更是服务国家战略、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
从国家战略层面看,鼓励并购重组、推进产业升级、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代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布局。私募基金虽姓“私”,但绝不能仅为“私”。其必须深刻领悟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,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当好聚集社会资本、服务实体经济的桥梁纽带,通过积极参与并购重组,有效助推产业整合与科技创新,为国家战略实施贡献金融力量。

从行业发展层面看,这是私募基金拓展主业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当前,部分私募基金业务功能单一,过度依赖传统股权投资与创业投资模式,面临募资难、退出难、同质化竞争等多重挑战。参与并购重组,有助于私募基金实现“硬”股权投资与“软”金融服务的双向驱动,拓展财务顾问、夹层融资等增值服务,打造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重塑行业发展格局。

从市场供给层面看,专业服务的缺失为私募基金提供了广阔舞台。并购重组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复杂性,需要专业机构提供统筹资源、设计方案、协调关系等深度服务。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,私募基金机制灵活、人才聚集、贴近市场,能够有效弥补当前市场上高质量并购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。美国黑石、凯雷等国际巨头的成功经验已充分证明,私募基金在并购重组领域大有可为。

从现实基础层面看,私募基金已具备深度参与的实力。经过多年发展与规范整治,我国私募基金行业“洗牌”效应显现,市场环境持续优化。截至目前,全国持续经营的私募基金机构逾两万家,管理基金规模超20万亿元,不仅体量庞大,更聚集了一批具备并购重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,为其在新一轮并购重组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特别是对于私募基金而言,并购退出相较于IPO退出,周期更短、程序相对简便,是缓解“退出难”的有效途径。

挑战与机遇并存: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的现实瓶颈

尽管前景广阔,但私募基金在参与并购重组过程中,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与问题,亟需破题。

首先是机构建设的不完善,导致“没法做”与“没事做”并存。部分机构存在人员流动大、团队不稳定、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,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;部分机构因募资困难陷入“无米下锅”的窘境;更有甚者墨守成规,创新意愿与危机意识淡薄,缺乏主动作为的担当。

其次是专业能力的不匹配,造成“做不了”与“做不好”的困境。对产业趋势研判不足、缺乏独立深度思考、过度依赖第三方、对法律法规与监管政策理解不透、以及在估值定价、风险控制、交易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性难题,都制约着私募基金在并购重组中发挥应有作用。

再次是政策支持的不到位,限制了业务创新的空间。长期以来,私募基金的经营范围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限定,在并购重组中开展财务顾问等增值服务的政策尚不明确,存在“想为而不能为”的制度性障碍。政策规定与业务创新之间的掣肘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私募基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。

多维赋能与路径探索:私募基金如何当好“并购推手”

面对挑战,私募基金需找准定位,发挥优势,从资金支持、战略规划、专业服务等多维度赋能并购重组,并积极探索有效实现路径。

在核心作用发挥上,私募基金首先是资金的提供者,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,灵活满足并购交易中的巨额资金需求;其次是战略的赋能者,凭借行业洞察帮助企业识别并购标的,优化资源配置,实现协同发展;更是效率的提升者,以其高效决策机制、专业团队经验、资源整合能力及对企业治理的改善,显著提高并购成功率与整合效果。

在主要策略运用上,私募基金需精准施策。一是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,通过深入的行业分析、财务评估与核心竞争力考察,发掘具有并购价值的标的;二是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与方案,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,包括谈判协调、股权安排、支付方式选择及融资方案设计;三是进行有效的投后管理,通过战略规划、资源整合、运营优化等方式,推动并购后企业价值提升。

在实现路径选择上,私募基金可根据自身定位与项目特点,采取控股型、参与型或服务型等多种模式参与并购重组。控股型并购强调对目标企业的控制与经营改善;参与型并购则不以控股为目的,通过资本或资源介入;服务型并购则侧重于提供专业咨询与财务顾问服务。在实践中,多种模式往往相互融合,共同作用于并购项目的成功实施。

在能力建设提升上,私募基金必须内强素质。通过优化团队结构、引进专业人才、加强业务培训、组建行业联合体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等方式,全面提升在并购重组领域的专业判断、方案设计、资源整合与风险控制能力。

优化生态与政策保障:为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保驾护航

要充分释放私募基金在并购重组中的“推手”作用,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行业生态。

一是持续优化政策环境。应坚持扶优限劣、分类治理,一方面坚决出清“僵尸”机构与违规主体,维护市场秩序;另一方面,应适当降低业务准入门槛,鼓励合规经营、业绩优良的私募基金开展金融创新,明确其在并购重组中提供财务顾问、咨询服务等业务的合法性与操作指引。

二是加强业务引领指导。监管部门应尽快明确支持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的配套政策,确保政策红利惠及私募行业,避免“以罚代管”,并鼓励私募基金行业自身的并购重组,培育一批并购重组领域的领军机构。

三是压实行业服务责任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及地方协会应强化服务功能,当好“娘家人”,加强上下联动,为私募基金提供政策解读、业务交流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支持,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。

四是做好风险文化教育。引导私募基金机构及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、价值投资、长期投资理念,增强风险意识,摒弃短期投机心理,为并购重组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
私募基金: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中的“弄潮儿”与“助推器”

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高级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连宏兴

展望未来,在新一轮并购重组的大潮中,私募基金大有可为,也必将大有作为。通过积极履行时代使命,勇于直面挑战,不断提升专业能力,并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,私募基金定能成为推动产业升级、激发市场活力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,书写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。


私募基金: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中的“弄潮儿”与“助推器”
分类: 特别策划
标签:
责任编辑: 商界发布
陕西商界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
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加入我们 | 版权声明 | 陕商俱乐部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