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缘何成为短剧之都?揭秘背后成功因素!

近年来,网络微短剧走红出圈,成为了很多人的“电子榨菜”,一集时长从10几秒到10几分钟不等的微短剧,以其铺垫少、反转多、剧情猎奇、爽点密集等特点,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。老旧、废弃等工厂改造的造梦工场、影视基地,如雨后春笋般在西安出现,蓬勃的市场发展甚至催生出了产业园区,连接微短剧行业上中下游产业,整合现有资源,形成产业合力。陕西西安已成为国内微短剧的主要制作中心,甚至被誉为“短剧之都”。
西安:紧抓微短剧风口
据DataEye发布的短剧百强承制榜显示,上半年TOP100的微短剧制作公司中,西安占比22%,排名全国第一,金华(横店所在地)和郑州紧跟其后,分别占比14%。仅2024上半年,西安上榜的短剧就超过了300部,投流超16亿。在热力值排名TOP5的西安承制方分别为西安秋元影视、西安等闲、西安丰行、西安深海鱼和西安卓渊,其中西安秋元影视和西安等闲是唯二热力值破2亿的公司。西安的微短剧制作数字更是惊人,全国超60%的微短剧作品源自于此,爆款产品中更有八成来自于西安的团队。
疫情期间业务承压,西安信息流广告企业开始思考别的创收渠道,包括用网络小说拍故事,一部50集-100集的,然后按信息流广告逻辑进行投放。“没想到2022年年底突然就火了。”随着一批出自西安的信息流广告企业“吃到螃蟹”,西安亦成为最早注意短剧的风口城市。
这一现象的背后,离不开本地导演和剧组的积极探索与努力。在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初期,西安的从业者们敏锐地意识到短剧市场的潜力,迅速加大投入,逐渐形成了强劲的创作力量。
像《都市碎戏》等这样的本土短剧,正是西安创作团队的成功案例。这些剧目最早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紧凑的剧本设计,赢得了观众的喜爱。此外,西安拥有众多高素质的视频制作和表演人才,使得这些短剧在制作质量和表演水准上都有了保障。
随着短剧热潮的兴起,许多“一站式”的拍摄场地在西安蓬勃发展,如今,位于西安和咸阳建成区之间的西咸新区,已授牌5家短剧影视基地。使得拍摄效率大幅提升,进而为微短剧的产业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许多高校紧密结合地方文化,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影视创作人才。例如,西安很多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影视专业课程,比如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、西安外国语大学、西北大学、长安大学等学校,培养学生的编剧和导演能力,为短剧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根据统计,微短剧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,市场规模从去年的373亿元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500亿元。作为行业的头部城市,西安的微短剧制作数量和质量均屈指可数。西安格物千帆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强指出,西安制作的微短剧上榜率能保持在30%~40%,这说明在微短剧制作方面,西安依然是头部城市。
微短剧从“野蛮生长”进入到“提质增效”
在前两年的微短剧野蛮生长阶段,短剧市场一度被担忧是“昙花一现”,业内人士不置可否。短剧打破了资本的垄断。以往影视投资圈极为狭小且封闭,而短剧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。可以预见,未来的投资、发行以及分账方式必定会越发短剧化,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灵活。
未来电视会越来越短剧化,短剧会越来越电视化。因为短剧投资小、见效快,注定是更贴近大众,它的拍摄逻辑基本不讲艺术,怎么爽怎么来——就是为了打造爆款,为了引流充值,所以市场极速膨胀。
自去年11月份监管口径收紧后,伴随着行业清洗,短剧大盘出现下滑,直至监管风波消退后,短剧大盘才逐渐回归稳定。但西安微短剧市场仍发展迅猛,在这一领域成绩斐然,可还是存在一些题材单一及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。当前处于快速迭代阶段,需要尽快走出“同质化”和“套路化”的困境。短剧关键的不是拍多少,而是爆款能有多少。别人拍可能爆不了,成本控制不住,但西安团队就能。这跟经验有关系,西安团队最早做投流广告出身的,所以懂这个剧本画面、戏剧节奏的拍摄逻辑。
在9月23日的“丝路繁星”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公布了《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》。政策支持的背后,仍需要注重创作质量的提升,尤其是剧本的创新与多样化。微短剧的竞争本质上仍然取决于作品的质量,因此,提升剧本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未来发展的关键。微短剧需要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关怀的内容,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此外,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也积极组织网络作家参与微短剧的创作与培训,为微短剧提供优质的剧本和内容支持,使微短剧从“野蛮生长”进入到“提质增效”。许多成功的短剧正是依靠新锐编剧的笔触,展示出不一样的故事和情感体验。
跨界融合:微短剧与文旅的结合
作为新兴的视听形态,微短剧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佳载体。2024年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启动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”创作计划,力求创作100部相关作品,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和文旅融合。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微短剧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。
在这一过程中,如何讲述富有地方风情和文化内涵的故事,将成为创作者面临的新课题。例如,以西安古城墙为背景的短剧,通过青春爱情、历史穿越等多种题材,展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的交织。西安同时也是众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,电视剧作品《装台》展现了热气腾腾的烟火西安;《周生如故》现代篇《一生一世》中白雪皑皑,青砖灰瓦的城墙见证着跨越千年的恋人互倾情愫;《西京故事》中西安城墙见证了普通农民家庭进城创业实现人生理想的故事,这些电视剧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观众的关注。所以微短剧行业也可以取其精华,未来将不断探索与文旅的深度融合,推动短剧供需结构的优化升级,创造商业品牌与短剧的融合消费新模式。通过微短剧讲好西安故事,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,也是对地方经济的推动。
西安作为短剧产业的新兴发展基地,凭借其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政策支持,正在积极推动微短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。然而,行业仍需面对多方面的挑战,急需在保持创作激情的同时,注重作品的质量和题材的多样性。在“一切皆文旅,文旅赋能一切”的时代,将流量优势与文旅资源相结合,微短剧犹如一把钥匙,必将开启西安文旅的无限可能。通过跨界融合与创新,西安的微短剧有望在未来的文化市场中一展风采,成为新的文化名片。这样,微短剧不仅是在屏幕上展示的艺术,更是推动文化传播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。
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